孩子哭鬧的時候,可能就是最需要愛的時候。
這句話不知哪聽的,一直印在我心坎裡。最近兩歲臭蹦會摔東西,一下這樣一下那樣,給了他又換事情鬧時,母親ㄟ直覺告訴我們:孩子想睡覺了。
他累了,不舒服、捨不得睡,外顯行為是惡意哭鬧。但翻譯成白話文,他就是想抱抱。
最近發現好招數:媽媽不必隨之起舞。
當他一下要這樣、一下要那樣,怎麼配合都不對時,不妨停止配合,直接蹲下來拍拍他肩膀,問問小寶貝:你怎麼了?
溝通不會馬上見效,但會持續發酵。
「我想看車車卡通」
「車車已經睡了呀」
「我想去睡地板」
「地板很冰他不想讓你睡啊」
「我想去泡ㄋㄟˉㄋㄟˉ」
「你剛剛喝過了啊」
像躺床上他找盡藉口要溜走而哭鬧時,我拍拍他,摸摸他的臉:「媽媽知道你累,我陪你睡覺,睡飽明天才有精神,我們還要去ooxx玩耶!」
等他緩和點,再補一句:「媽媽抱抱你,我最愛你了,是媽媽的小寶貝。」
得到他要的秀秀,獅子座就變貓咪來撒嬌了,依偎著我旁邊睡著。
這也讓我比較肯定,沒對他發飆是不錯的,雖然開頭要承受一段他的情緒。(當耳邊風就好)
但若能看穿哭鬧的本質,只是討拍拍,就在他情緒穩定後給他吧!哭鬧的他,最想要的不是硬碰硬,而是你的愛!
小孩對你的愛,超過你的想像!他非常非常的愛你,不用跟他一樣幼稚的吼他。
但也別在他發瘋時妥協給抱,小孩不懂控制情緒,但若大人能引導,就成功一半了。(因為我自己EQ很低所以非常執著要讓下一代扭轉過來)(靠北也是辛苦我了)
😅🥺🙄
#yu兒觀
#修養差的我想不透有一天愛寫教養文